- 公司清算职工工资如何发放?
- 公司清算职工工资如何发放? 职工补偿金在公司清算时优先受偿。原法规定:公司正常清算时,其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的,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部分,再分配给股东。新法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 查看原文>>
- 过失犯罪的特点
- (一)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2003年我院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59件,其中过失犯罪案件8件,占全年案件总数的 3%,2004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15件,其中过失犯罪案件9件,占总数的4.1%,2005年审结210件,其中过失犯罪案件15件,占总数的 7.1% 查看原文>>
- 因为举报单位违法行为而被开除怎么办?
- 因为举报单位违法行为而被开除怎么办? 首先对于单位的违法行为,任何人都有权举报,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劳动者举报而报复劳动者将其开除。如果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之后,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开除的,那么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去投诉用人单位,要求 查看原文>>
- 注意义务:过失犯罪构造的核心要素
- 从存在论角度来看,过失犯罪呈现与故意犯罪迥然不同的特点。在故意犯罪场合,故意行为的类型是清晰的,刑法规范也是易于规定和定型化的,如杀人、盗窃等,只要在社会一般观念上将行为的客观方面或外形进行解释就容易确定。而在过失犯罪,法律对过失行为的客观 查看原文>>
- 签订劳动合同代表建立起了劳动关系吗?
- 签订劳动合同代表建立起了劳动关系吗?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的建立并非是以劳动合同的签订为前提的,而是以双方当事人是否履行了事实劳动关系为依据。只要职工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务,且用人单位为此支付给职工工资,则无论是否已经签 查看原文>>
- 未婚先孕被辞退合法吗?
- 未婚先孕被辞退合法吗? 生育权是法律赋予女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并不是以女职工结婚为前提条件的,因此,用人单位因为职工未婚先孕将其辞退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不合法的。 《妇女权益保护法》二十七 查看原文>>
- 有关干扰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 有关干扰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任何单位和个人妨碍、阻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或者扰乱、影响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单位的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由行为发生地的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 查看原文>>
-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劳务派遣单位该怎么办?
-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劳务派遣单位该怎么办? 如果是用工单位方面原因辞退被派遣员工,那么劳务派遣单位应依照合同约定在被派遣员工无工作期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并积极为员工联系新的用工单位;若是被派遣员工的过失等导致用工单位将其辞退的, 查看原文>>
- 【交通事故】有关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 【交通事故】有关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一) 、受理 1、 交通事故报警 拨打“122”报警电话应报哪些内容? 当拨打“122”报警电话时,不要因发生事故而紧张,要将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如道路名称、路段)、车型、车号以及人员伤亡情况讲清楚,如实回答 查看原文>>
- 工伤理赔必须在伤残鉴定出来后主张吗?
- 工伤理赔必须在伤残鉴定出来后主张吗? 工伤职工在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可即时得到主张,但工伤理赔的款项必须在医院出具了具体的伤残鉴定结果后,以此作为工伤认定申请的材料,才能主张索赔。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