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上诉吗?
- 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上诉吗?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近亲属经过被告人的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如果该近亲属是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则不需被告人同意即可提出上诉。 相关法律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 查看原文>>
- 包工头无资质,能否向总承包商要工资?
- 包工头无资质,能否向总承包商要工资? 总承包公司对工程分包企业的工资支付有督促的义务。但若总承包公司未尽到审查义务,或明知包工头没有承包资质,还把工程分包出去的,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对拖欠的工资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农民工向包工头索要工资不成 查看原文>>
- 上班途中滑倒受伤算工伤吗?
- 上班途中滑倒受伤算工伤吗? 在上下班途中,只有遭遇交通事故受伤的才能被认定是工伤,滑倒等其他原因受伤的不能算作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查看原文>>
- 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包括哪些?
- 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包括哪些? 伤亡事故的报告处理制度是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其目的是及时掌握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情况,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这项制度的内容包括根据国家 查看原文>>
- 哪些未成年人可以参加工作?
- 哪些未成年人可以参加工作? 首先,我国保护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劳动权利,也就是说,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作为未成年工参加工作并受我国法律的保护。 但是因为未成年工尚属于未成年人,身体尚在发育期,所以为了保护未成 查看原文>>
- 女职工在经期不能从事的劳动包括哪些?
- 女职工在经期不能从事的劳动包括哪些? 为了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我国法律对女职工做了特殊保护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极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其中“高处作业”主要是指《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的 查看原文>>
- 女职工哺乳期内可以拒绝加班吗?
- 女职工哺乳期内可以拒绝加班吗? 首先女职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是不允许安排其加班的。所以如果女职工碰到用人单位要求其在哺乳期内加班时,可以明确提出拒绝,用人单位也不得以此为理由克扣女职工的奖金或工资福利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其他条 查看原文>>
- 未成年工能要单位定期为其健康检查吗?
- 未成年工能要单位定期为其健康检查吗? 未成年工作为未成年人,是我国法律的重点保护对象,用人单位有义务为未成年工定期安排健康检查以保障未成年工的身体健康。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定期安排未成年工健康检查的,未成年工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去举报,由 查看原文>>
- 劳动争议的处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 劳动争议的处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调解原则。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之后首先应当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当调解无效时才有仲裁机构解决。当然,调解需要在自愿的前提下 查看原文>>
- 单位没交社保职工生病能找单位报销吗?
- 单位没交社保职工生病能找单位报销吗? 首先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社保的话,职工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去投诉举报。 在单位没有为劳动者交社保的情况下,劳动者生大病需要大笔医疗费用而得不到医保支持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