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时候都有哪些要求
- 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时候都有哪些要求 一、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二、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三 查看原文>>
- 什么时候正当防卫将人杀死不用负刑事责任?
- 什么时候正当防卫将人杀死不用负刑事责任? 当不法侵害人进行的是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行为人采取正当防卫措施致使不法侵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查看原文>>
- 离婚案在进行时所辩论的策略及技巧
- 离婚案在进行时所辩论的策略及技巧 离婚案件一般有三个争议焦点,即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及谁是过错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 一、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及谁是过错方的辩论 庭审辩论应该Χ绕这三个争议焦点进行,并且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对于一个争议焦点论 查看原文>>
- 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 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根据法律规定,有以下寻衅滋事行为,并且情节恶劣,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 查看原文>>
- 离婚的时候允许其他人参加诉讼吗
- 离婚的时候允许其他人参加诉讼吗 一般的离婚案件都是两个人的事,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先例,但有这样一个案例,王某(男)与李某(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李某之叔出资购买一辆价值20万元的运输车辆,并以王某的名义入户,该财产的实际所有人为李某的 查看原文>>
- 结束婚姻后财产分割存在纠纷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 结束婚姻后财产分割存在纠纷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当事人去民政部门离婚时,民政部门对达成离婚协议的男女,一般都要求双方就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等问题协商一致并形成书面材料后,才会为他们办理离婚手续。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查看原文>>
- 对于不胜任岗位的员工能直接解聘吗?
- 对于不胜任岗位的员工能直接解聘吗? 对于不胜任岗位的员工不能直接解聘。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不能胜任岗位的员工,应当对其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只有在该员工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经考核再次被确认“不能胜任工作”,才可以按照规定与员工解除 查看原文>>
- 员工因严重违规被辞退能要求工资吗?
- 员工因严重违规被辞退能要求工资吗? 员工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辞退依旧能要求工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应该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 相关法律可参考: 《劳动 查看原文>>
- 单位可否与劳动者约定先试用后签合同?
- 单位可否与劳动者约定先试用后签合同? 单位不能跟员工约定先试用后签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起,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应该包括在劳动合同当中,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因此,用人单位不能与劳 查看原文>>
- 夫妻诉讼离婚的条件及诉讼离婚步骤
- 夫妻诉讼离婚的条件及诉讼离婚步骤 夫妻诉讼离婚的条件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