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期徒刑】关于有期徒刑的期限
- 【有期徒刑】关于有期徒刑的期限 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 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可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原文>>
-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执行包括的内容
-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执行包括的内容 有期徒刑的执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有期徒刑的期限。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形除外:一是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可以减为15 查看原文>>
- 怎样理解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 怎样理解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是说已经被判三年有期徒刑,但不需要在监狱执行,可以在社会上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如果在四年考验期内又违法或者犯罪的,要执行原来的3年有期徒刑。犯新罪的还 查看原文>>
- 【有期徒刑】关于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 【有期徒刑】关于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刑法分则规定了较宽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还根据各种犯罪的危害程度规定了各种罪可处的最高刑和最低刑;不少条文还对同一犯罪规定了几个不同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在 查看原文>>
-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
-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1、假释是使犯 查看原文>>
- 关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
- 关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是对严重犯罪分子强制劳动改造、仅次于死刑的严厉惩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刑法的规定仍然是给出路的政策,即在判决宣判之日起两年期间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有 查看原文>>
- 有期徒刑的特点和内容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 有期徒刑的特点和内容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有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罚幅度变化较大,从较轻犯罪到较重犯罪都可以适用。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 查看原文>>
- 有期徒刑的特点 有期徒刑该如何执行
- 有期徒刑的特点 有期徒刑该如何执行 一、有期徒刑的几种情况 1、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2、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但不得超过二十年; 3、由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刑的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十五年,最高刑期 查看原文>>
- 有期徒刑的概念及种类 有期徒刑最长是多少年
- 有期徒刑的概念及种类 有期徒刑最长是多少年 一、什么是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时期人身自由,并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我国刑法中适用最广泛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自由刑的代表,而自由刑的 查看原文>>
- 法律对有期徒刑的规定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 法律对有期徒刑的规定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一、法律对有期徒刑的规定 有期徒刑的基本内容是对犯罪分子实行教育和改造。根据《刑法》第46条规定,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 对于有期徒刑的期限,我国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