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防卫有什么基本特征
- 正当防卫有什么基本特征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查看原文>>
- 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请条件及办理风险
- 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请条件及办理风险 一、住房抵押贷款的申请条件 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含)-65(不含)周岁之间;外国人以及港、澳、台居民为借款人的,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满一年并有固定居所和职业; 2. 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 查看原文>>
- 如何正确把握正当防卫限度
- 如何正确把握正当防卫限度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鼓励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正当防卫不仅是免除正当防卫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 查看原文>>
- 如何理解刑法第二十条防卫过当
- 如何理解刑法第二十条防卫过当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查看原文>>
- 申请个人贷款的条件 办理贷款要注意哪些方面
- 申请个人贷款的条件 办理贷款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申请个人贷款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申请个人贷款需要符合以下这些条件: 1、在贷款银行所在地有固定住所、有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年龄在65周岁(含)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中国公民; 2、有正当职业和 查看原文>>
- 什么情况下可以转化成正当防卫
- 什么情况下可以转化成正当防卫 特别防卫 中国刑法第 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特别防卫权的行使, 查看原文>>
- 什么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 什么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误区 “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 查看原文>>
- 无抵押贷款怎么申请 申请无抵押贷款的文件
- 无抵押贷款怎么申请 申请无抵押贷款的文件 一、无抵押贷款怎么申请 贷款需备手续第一步 无抵押小额贷款,需要我们具有中国国籍(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居民); 同时你要满25-55周岁这个区间范围; 现居住的住址要满6个月,在当地工作必须满半年; 同时最最 查看原文>>
- 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
- 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 正当防卫里不法侵害的范围分析: (一)不法侵害同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不法侵害属于违法法律的行为,有人认为不法侵害含有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还有人认为不法侵害含有犯罪行为,而不包括违法行为。 其实,不法侵害既有犯罪 查看原文>>
- 无抵押贷款的特点 申请无抵押贷款注意事项
- 无抵押贷款的特点 申请无抵押贷款注意事项 一、无抵押贷款的特点 无抵押贷款,又称无担保贷款,或者是信用贷款。不需要任何抵 押物,只需身份证明,收入证明,住址证明等材料(具体证明材料要看是什么银行)向银行申请的贷款,银行根据的是个人的信用情况来发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