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制与拘役的区别 如何改善拘役刑的执行方式
- 管制与拘役的区别 如何改善拘役刑的执行方式 一、管制与拘役的区别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 查看原文>>
- 企业破产法对破产财产清偿顺序的规定
- 企业破产法对破产财产清偿顺序的规定 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狭义的破产制度仅指破产清算制度,广义的破产制度还包括重整与和解制度。破产多数情况下都指一种公司 查看原文>>
- 公司注销登记的条件及程序材料
- 公司注销登记的条件及程序材料 一 、公司注销条件 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公司内部分立解散,或者由于一些业务经营方式不规范被依法责令关闭,这时公司可以申请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即公司注销。如果你以后不打算 查看原文>>
- 关于公司分立的原因程序及法律后果
- 关于公司分立的原因程序及法律后果 一、公司分立 (一)公司分立的主体只能是一个公司,即只能从一个公司中分立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这里的一个公司是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一个公司,即包括了分公司从总公司中分立出来的情况,因为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地 查看原文>>
- 公司股东的分类及公司股东的权利范围
- 公司股东的分类及公司股东的权利范围 一、公司股东分类 公司股东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以下分类: 1、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 以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我们把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缴、认购公司出资额或股 查看原文>>
- 哪些情况下当事人丧失合同撤销权?
- 哪些情况下当事人丧失合同撤销权? 合同在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入之危等情形时,合同当事人可以采用诉讼的方式对合同进行撤销。但是撤销权的行使是有一定限制的,当事人在行使撤销权时要注意撤销权有一定的时限,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5条规 查看原文>>
- 注册公司的具体条件 公司注册的基本流程
- 注册公司的具体条件 公司注册的基本流程 一、注册公司的具体条件 注册公司的条件有很多,主要有公司股东、监事、董事、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注册地址、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等。 1、公司股东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注册时必须有一 查看原文>>
- 公司注册所需的时间 公司名称的组成规定
- 公司注册所需的时间 公司名称的组成规定 一、公司注册所需的时间 1、公司查名所需时间 注册公司查名时间在5个工作日左右。 2、开设公司临时验资帐户及验资所需时间 开设临时帐户后,股东需将注册资本打入帐户,并由会计师事务所来验资,这个流程所需时间约在 查看原文>>
- 公司章程的特征有哪些 公司章程有哪些效力
- 公司章程的特征有哪些 公司章程有哪些效力 一、公司章程的特征 公司章程与《公司法》一样,共同肩负调整公司活动的责任。这就要求,公司的股东和发起人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必须考虑周全,规定得明确详细,不能做各种各样的理解。 1.法定性。法定性主要强调公 查看原文>>
- 公司注册的条件 公司的解散事由有哪些
- 公司注册的条件 公司的解散事由有哪些 一、公司注册的条件 注册公司的条件有很多,主要有公司股东、监事、董事、公司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注册地址、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等。 1、公司股东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注册时必须有一位股东(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