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证丢失补办的也要双方亲自办理吗?
- 结婚证丢失补办的也要双方亲自办理吗? 结婚证丢失需要补办的,也要由双方亲自到场补办。根据法律规定,男女双方补办结婚证的,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 相关法律可参考: 《结婚登 查看原文>>
- 离婚诉讼中可以仅由诉讼代理人出庭吗?
- 离婚诉讼中可以仅由诉讼代理人出庭吗? 原则上离婚诉讼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除非该当事人不能表达意志,则由法定代理人代为出庭,本人可以不出庭。 除此之外,当事人必须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出庭,才可以不出庭,但同时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相关法律可参考 查看原文>>
-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及赔偿协议书的注意事项
-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及赔偿协议书的注意事项 一、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第一步,报赔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妥善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路面事故同时还要报请交通部门处理,非路面交通事故(如车辆因驾驶原因撞在树或墙上),应由安委会出具证明材料。 第二 查看原文>>
-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确定及赔偿调解程序
-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确定及赔偿调解程序 一、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人的范围确定 1、原则上由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 2、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 查看原文>>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特征及赔偿协议的效力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特征及赔偿协议的效力 一、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有哪些特征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而调解终结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调解生效后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人民法院立 查看原文>>
- 如何要求交通事故赔偿 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文
- 如何要求交通事故赔偿 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文 一、如何要求交通事故赔偿 首先,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之后,如果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话,可先由办案警官主持调解,调解顺利的话可以达成调解协议,责任方赔偿之后,案件终结。 交通事故赔偿双方如不能就赔偿 查看原文>>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条件及赔偿协议书的填写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条件及赔偿协议书的填写 一、交通事故精神赔偿的条件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行为侵害了他人的精神利益,而精神利益作为权利主体生存必备条件之一,已成为法律上的完整人格的一部分,是受法律所保护的。交通事故精神赔偿责任的构成有三个要件: ( 查看原文>>
- 交通事故索赔技巧及医疗费的计算
- 交通事故索赔技巧及医疗费的计算 一、交通事故有哪些索赔技巧 交通事故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在所难免,自《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后,交通事故赔偿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制度下,作为肇事者的机动车所有人或驾驶人如何恰当运用有关法律法规, 查看原文>>
- 挂靠车辆出事故谁赔偿 报废车辆肇事谁赔偿
- 挂靠车辆出事故谁赔偿 报废车辆肇事谁赔偿 一、挂靠车辆出事故谁赔偿 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为了便于汽车的管理和各种规费的收取,都要求把个体运输户组成车队,在交警的车管档案里,车辆的所有人都登记在车队的名下,而实际上汽车又全部由个人出资购买,也是 查看原文>>
- 谁能申请车辆损害赔偿 何时填写赔偿协议书
- 谁能申请车辆损害赔偿 何时填写赔偿协议书 一、申请交通事故赔偿的受害方有谁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主体资格和责任的认定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主体资格和责任的认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向法院起诉也逐年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