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拘时已刑满应如何数罪并罚
- 刑拘时已刑满应如何数罪并罚 被告人顾某因犯寻衅滋事罪,2001年8月15日被灌南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刑期自2001年6月21日起至2002年4月20日止。被告人顾某在灌南县看守所服刑期间,多次采取殴打、体罚被监管人员邵某和孙某,分别致邵某指甲感染化脓 查看原文>>
- 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完善
- 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完善 数罪并罚,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进行合并处罚的制度。具体地说,是指一人犯数罪,审判机关对其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原则,确立应执行的刑罚的一种制度。从中可以看出数罪并罚适用的核心有两个方面,即哪些数罪应该实 查看原文>>
- 北京:男子铁链锁身赖医院病床近3年 被强执抬走(图)
- 北京:男子铁链锁身赖医院病床近3年 被强执抬走(图) 2015年02月11日 01:53 来源: 京华时报 163 人参与 54 评论 赖在医院近3年的陈某被法警抬上轮椅,带出病房。京华时报记者徐晓帆摄 陈某用铁链将双腕锁在病床上。 陈某的代理人阻碍执法,其子用手机拍照自 查看原文>>
- 本案原被告的婚姻是否合法
- 【案情】 卜某与沈某系表兄妹关系,双方于1979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按农村习俗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先后生育二女,现均已成家。原、被告至今未领取结婚证。近年来,双方因隙致感情不睦,2013年初原告离家,并于2014年3月1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婚姻无效。 【评析 查看原文>>
- 欺骗民政局补发结婚证 离婚夫妻诉“离婚”被驳回
- 张某和王某于1985年2月登记结婚,分别在1986年、1990年生育两个儿子。2009年5月,张某以感情不和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经法院调解,双方自愿达成离婚调解协议。2010年2月4日,张某和王某觉得离婚对孩子影响较大,于是又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结婚 查看原文>>
- 本案遗嘱是遗赠还是遗赠抚养协议
- 遗赠抚养协议是有偿的,有相互条件的,它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只有在遗赠方和抚养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法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道德的遗赠抚养协议即具有约束力,双方均必须遵守,切实履行。抚养方不尽相应义务,无 查看原文>>
- 阴茎背神经阻断术失败被判赔偿80000元精神抚慰金
- 阴茎背神经阻断术失败被判赔偿 80000 元精神抚慰金 作者:叶春红律师 【案件索引】 国际性医学会在最新发布的《 2014 年早泄诊断及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 “ 阴茎背神经切除或可导致性功能的永久性丧失,不推荐用于早泄治疗 ” 。但纵观我国,由于监管缺失, 查看原文>>
- 要约撤回如何区别于要约撤销
- 要约撤回如何区别于要约撤销 一、两者的定义 要约撤回,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 《合同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撤销 查看原文>>
- 合同要约何时才会失效
- 合同要约何时才会失效 要约的失效,也可以称为要约的消灭或者要约的终止,指要约丧失法律效力,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不再受其约束。要约人不再承担接受承诺的义务,受要约人亦不再享有通过承诺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权利。 要约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查看原文>>
- 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的区别之处
- 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的区别之处 一、定义: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份。收购要约要写明收购价格、数量及要约期间等收购条件。 协议收购是指由收购人与上市公司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