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工伤和人身损害有何区别
- 劳动工伤和人身损害有何区别 工伤和人身损害区别 很多劳动者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维权,遭受了工伤不知道是什么性质的纠纷,甚至把劳动工伤案件当作普通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处理。工伤案件与一般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主要有以下区别: 1、责任划分不同。工伤适用无 查看原文>>
- 单位违反劳动法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
- 单位违反劳动法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 查看原文>>
- 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
- 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 【损害赔偿计算】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的提起 (1)共同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加害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共同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共同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诉讼属于必要共同诉讼,全体共同侵权行为人为连带共同被告: A.赔偿 查看原文>>
- 未签合同的雇佣双方如何确定存在的劳动关系?
- 未签合同的雇佣双方如何确定存在的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 查看原文>>
- 什么叫人身损害赔偿的过失相抵规则
- 什么叫人身损害赔偿的过失相抵规则 人身损害赔偿的过失相抵规则的概念 人身损害赔偿的过失相抵规则是指对人身损害的发生和扩大,一般侵权的受害人有故意或过失,特殊侵权的受害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赔偿责任的制度。 (1)一般侵权 查看原文>>
- 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 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受到伤害应以什么标准索赔呢?一般情况下伤害赔偿标准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此可以通过该解释得规定了解伤害赔偿标准。 伤害赔偿标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 查看原文>>
- 人身伤害赔偿计算方法
- 人身伤害赔偿计算方法 我国人身伤害赔偿标准均依托《民法通则》,并无明确规定和可操作性,9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虽有了适当的规定,但仅仅是人身伤害赔偿、仲裁、诉讼的参考依据。目前的02GB伤残评定标准和94《国家赔偿法》的人身伤害赔偿计算,同国际 查看原文>>
- 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应履行什么手续?
- 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应履行什么手续? 在劳动者履行了有关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证明书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日期、所担任的工作 查看原文>>
- 人身伤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
- 人身伤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 人身伤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时效的中断,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出现都是当事人主张权利的一种体现,诉讼时效中断,时效重新计算。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中出现的以上几个时间节点,实务中一般以最后出现的时间节点作 查看原文>>
- 哪些情况下单位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
- 哪些情况下单位合同期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终止。为了维护劳动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权益,国家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尚处在医疗期、孕期、产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