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公司犯罪双罚制原则及其立法完善1
- 关键词: 公司犯罪/双罚制/刑罚体系/资格刑 内容提要: 我国1997年刑法典规定了单位犯罪之后,基本上确立了公司犯罪的双罚制原则。文章在分析公司犯罪双罚制原则理论根据的基础上,对双罚制原则本身利弊进行了客观评价,结合我国公司犯罪双罚制原则的现状,在 查看原文>>
- 论公司犯罪双罚制原则及其立法完善2
- 二、我国公司犯罪双罚制的法理依据 我国新《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尽管我国新刑法对公司犯罪处罚做出了双罚制的原则性规定,但是 查看原文>>
- 论公司犯罪双罚制原则及其立法完善3
- 三、我国公司犯罪的双罚制现状及立法完善 (一)我国公司犯罪双罚制的现状 我国公司犯罪双罚制的法律根据就是我国《刑法》第31、32条的规定,通过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公司犯罪施行“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补充”的混合制的处罚原则。所谓混合制,是指刑法对 查看原文>>
- 从图式理论看刑法解释立场1
- 刑法解释的立场到底应该是客观解释还是主观解释、实质解释还是形式解释,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客观解释论、实质解释论强调文本的价值和解释时的当下情景对刑法的理解和解释的意义;主观解释论、形式解释论则强调作者(立法者)意图对文本解释的影响。我认 查看原文>>
- 从图式理论看刑法解释立场2
- 二、样本及方法 我就四个特殊案例调查了三个同质性极强但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群体,试图通过对这三个群体对该四个案例所持观点的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不同群体的偏好,从而印证前见、图式对理解和解释刑法文本的作用。这三个群体是: (一)法官群体 我调查了 查看原文>>
- 从图式理论看刑法解释立场3
- 三、调查结果 以下是对三组样本中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 (一)紧急避险案 对于该案件,法官和研究生持相同的观点的人数比例基本一致,都有超过90%的人认为该警察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本科生中的比例和前两者差别较大,认为构成犯罪的和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大约各 查看原文>>
- 从图式理论看刑法解释立场4
- 四、分析 (一)先从争议最小的第三个案例说起 本案的性质如何,无论是法官、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不构成犯罪的都只有大约5%,95%左右的人认为其构成犯罪。也就是说,对于本案性质的确定,法律水平的高低、司法经验和人生经验的丰富与否, 查看原文>>
- 从图式理论看刑法解释立场5
-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法官在解释法律时的认知模式:法官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建立了符合一般社会正义要求的图式,根据这些图式对不太复杂的自然犯罪案件即能作出大致合理、准确的处理。在其习得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在其积累司法经验的过程中,既 查看原文>>
- 特殊行为的诈骗性质探析1
- 关键词: 诈骗/逃付费用/诉讼诈骗/滥用信用卡/定性 内容提要: 在诈骗的定性中存在一些争议。依据对支付意思和支付行为的新理解,除了消费在先的单纯逃跑型,行为人逃付费用的行为一般构成诈骗罪。依据受骗人和被害人不一致的立场,将诉讼诈骗认定为诈骗符合诈 查看原文>>
- 特殊行为的诈骗性质探析2
- 二、诉讼诈骗问题 诉讼诈骗,一般指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伪造的或虚假的证据材料,致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并强令民事被告向行为人支付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情形。诉讼诈骗是否构成犯罪,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否定论,认为诉讼诈骗不构成诈骗罪;二 查看原文>>
法学论文推荐文章
- 12.14 仅抢劫50元就被判十年?
- 11.23 都什么年代了,还收彩礼,要脸吗?
- 11.14 浅析票据背书连续性对票据权利的影响
- 11.09 共有房屋裁判分割的方法选择
- 11.01 同居分手,一方能主张“青春损失费”吗?
- 10.17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司法实务问题
- 10.17 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问题
- 10.15 2018年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则60条
- 09.27 浅议村务公开的有关法律问题
- 09.08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如何确权及登记规则
- 08.08 签署涉外商事协议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 08.01 公司绩效考核规定范文
- 07.27 如何区分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
- 07.19 最高院民一庭:不动产婚内共同还贷及增值的
- 07.06 常见的离婚纠纷问题包括哪些
- 06.29 争取小孩抚养权有利条件有哪些
- 06.21 上班发病请假回家48小时内死亡是不是工伤?
- 06.20 酒驾驶是不是全责进行处理?
- 05.27 离婚孩子监护权怎么变更
- 05.25 电信诈骗案件中共同犯罪数额认定及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