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某某诉付某某离婚纠纷案
- 黄某某诉付某某离婚纠纷案 【 作者 】聂繁,湖北峰鼎律师事务所律师 【律师声明】 1 ,本文依据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公开的目的在于法院判决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进行法律宣传,为当事人处理类似纠纷提供指引,促进依法治国。 2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隐 查看原文>>
- 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购购房合同后,双方没有约定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应当如何计算?
- 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购购房合同后,双方没有约定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应当如何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数额或者损失赔偿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 查看原文>>
- 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如何认定开发商欺诈的行为
- 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开发商是否构成欺诈直接关系到买受人是否可以获得双倍赔偿的权利,再加上商品房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商品,它具有生产周期厂、环节多、价格高等特点。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某些开发商的行为定性为“欺诈”而要求其赔偿,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 查看原文>>
- 新疆正嘉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志翔为英吉沙县人民政府进行法制培训讲座
- 英吉沙县人民政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程,防范和化解政府行政行为和决策的法律风险,推动英吉沙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英吉沙县人民政府聘请新疆正嘉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志翔担任法律顾问。 2013 年 4 月 2 日,胡志翔律师为英吉沙县政 查看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11条
- 第十一条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释义】本条是对书面形式含义的规定。 一、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和传真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多种,最通常的是当事人双方对 查看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10条
- 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释义】本条是对合同形式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 查看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9条
- 第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释义】本条是对合同当事人的资格以及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的规定。 一、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查看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8条
- 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释义】本条是对关于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的自愿原则,订不订合同、与谁订合同、合同的内 查看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7条
- 第七条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释义】本条是对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的规定。 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法的重 查看原文>>
- 外资企业注册详细流程
- 注册 外资 企业详细流程 一、注册 外资 企业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资 企业 法》及《实施细则》 《上海市外商投资 企业 审批条例》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二、注册 外资 企业投资者的资格条件: 外国的 企业 和其他经济组织 查看原文>>
律师文集推荐文章
- 01.16 刑事案件中,谁可以委托律师
- 01.16 夫妻一方出轨,另一方能不能要求赔偿
- 01.16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刑事案件律师?
- 01.16 被刑事拘留后,作为家属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 0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 01.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 01.15 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 01.15 伪造夫妻共同债务如何防范
- 01.15 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确定双方责任?
- 01.1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需要双方签字么
- 01.15 夫妻婚前共同债务认定标准
- 01.14 论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异同
- 01.14 不可思议(三十三)——
- 01.14 无名男孩路边昏倒送医后抢救无效法院判决医
- 01.14 女艺人入室盗窃金额高达十几万 涉嫌入室盗
- 01.14 对方欠钱不还怎么办
- 01.14 房产买卖为什么要请律师?房产买卖律师作用
- 01.14 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处理程序?
- 01.14 虹口区59街坊房屋征收决定 虹府房征〔2018
- 01.13 离婚时应当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