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幼女发生性行为应一律视为强奸-中国政法大学何兵
- 全国妇联副主席:嫖宿幼女罪或成犯罪分子免死牌嫖宿幼女该当何罪 2006年,湖南永州11岁女童乐乐被周军辉强奸并强迫卖淫,3个月中接客100余次。该案审理期间被告7人曾翻供拒不认罪且态度嚣张。日前该案终审宣判,2人被判死刑。据悉,乐乐案中众多“嫖客”未被 查看原文>>
- 念斌案| 法学家陈光中:申诉不止的案件 一定要重新审查
- 2014年8月22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念斌无罪。这个判决,引来举国关注。 2006年7月,邻家两名儿童中毒身亡,念斌被警方视为有重大嫌疑。此后8年,念斌被4次判处死刑,其中,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不予核准念斌死刑,发回重 查看原文>>
- 陈兴良: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
- 目前我国处在一个冤案频现的时期,媒体对各种冤案的披露与报道,已经使我们的神经麻痹,使我们的感官迟钝。本栏目讨论的四起冤案,都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本世纪初期。这个时期1996年刑事诉讼法已经修改、1997年刑法已经修订,我国已经开始进入法治建 查看原文>>
- 贪官色官十大隐身术
- 大凡贪官,都是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其中不乏潜伏高手。他们犹如变色龙,精通隐身术,“软硬刁憨精,一路鬼吹灯”,往往把官场权术运用到极致,让人叹为观止。 一是“装穷术”。一些贪官善于装穷,给人“俭 查看原文>>
- 如何看待职务犯罪轻刑化——————有违从严治吏
-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宣布从明年1月起,在全国检察系统内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实行上下两级检察院的同步审查制度,以确保对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分子的量刑适当和罚当其罪。 从实际情况看,对 查看原文>>
- 如何有效解决职务犯罪适用缓刑、免刑偏多,量刑普遍偏轻的问题
- 近日,一条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贪腐、渎职犯罪被普遍从轻量刑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关注。11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还特地为此做了专题节目,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而此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对官员职务犯罪实施检察监督的新举措,以确保对 查看原文>>
- 执行和解不等于执结
- 一网友咨询,其在申请法院执行工资欠款过程中一时心软,同意老板暂缓三个月给付拖欠工资,并在法院主持下签订执行和解协议。但三月过后,老板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和执行和解协议。法院则以本案已经执结为由,不再理睬申请执行人,可怜的工人投诉无门。 无论当事 查看原文>>
- “零口供”并不影响定罪量刑
- 【案情】 2010年7月23日,广西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持刀飞车抢劫案进行宣判,被控抢劫罪的覃某火,被长洲区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8000元,剥夺政治权利二年。主审法官表示,证据确凿充分,不认罪、不交代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2009年 查看原文>>
- 严惩行贿者才能清除“坐牢补偿费”
-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官员因收受贿赂落马。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调查时却发现了这样一种令人诧异的现象:一些贪腐官员在刑满释放后,竟“意外”地收到了原行贿人送来的巨额“坐牢补偿费”,有的甚至公开炫耀(10月20日华声在线)。 一般来说, 查看原文>>
- 国家赔偿不能只让抽象的“国家”赔偿
- □法治观察 郭松民 国务院法制办20日公布了财政部报送国务院审议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送审稿)》及其说明全文,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送审稿规定,国家赔偿费用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同时规定,向责任人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费用(10月21日《北京晨 查看原文>>
合同文书推荐文章
- 05.17 隐名股东满足一定条件可依法转让股权
- 05.16 生活记忆 (一). 深圳——
- 05.12 银行也玩潜规则?——
- 04.26 2021年最新交通事故赔偿计算表
- 04.26 难以忘怀的往事——
- 04.25 朋友的意义——
- 04.25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04.22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04.21 分家析产的相关法律常识及注意事项
- 04.21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04.20 以下房屋买卖无法判决过户,你要知道!
- 04.08 公司担保的法律知识
- 04.07 幺律师代理妨碍公务罪发回重审
- 04.06 关于简化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关事项的通知
- 04.05 泰安招聘律师助理、法务专员
- 04.04 不可思议(四十六)————
- 04.02 聊城高唐县专职律师刘公珍15954933572
- 04.02 聊城高唐县专职律师刘公珍为您推荐必看的纪
- 04.01 山东维权律师合作,知识产权维权合作、著作
- 04.01 民法典新看点:继承法的变化——首次以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