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议犯罪未遂的认定
- 【摘要】 我国刑法典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未得逞,一般认为其表现为未能完成犯罪即未能达到犯罪即遂。因而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 查看原文>>
- 浅谈被告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
- 刑事审判中,通常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年龄与案件处理没有多大关系,如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年龄的准确认定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对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是否适用死刑等。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对认定被告 查看原文>>
- 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 一、立法特点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在刑法学界被称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 查看原文>>
- 走出贯彻罪刑法定的误区
-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存在一些误区,必须予以关注。兹扼要评析: 1.误将“明文规定”等同于“明确规定”,对于法有明文规定但规定不明确的犯罪行为没有依法定罪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对于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及其适用条件都 查看原文>>
-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 一、什么是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 查看原文>>
- 论我国刑法中的准抢劫罪
- 现行《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抢劫罪论处。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转化型抢劫罪问题的理解和执行尚存在不尽一致的见解 查看原文>>
- 论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
- 现行《刑法》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条规定在理论上被称之为转化型抢劫罪(亦称准抢劫罪)。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司法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 查看原文>>
- 论转化型抢劫罪成立的条件与现行法律之不足
-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本罪是由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转化来的,最终应依照抢劫罪处理,故称为转化型抢劫罪或 查看原文>>
- 从女学生偷钱做人流说犯罪动机
-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昌平区一女学生李某想做人流又苦于没钱,便偷走好友银行卡取钱12200元,最后被昌平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报道称,李某现年21岁,在昌平区一家艺术专修学校就读。她与高中同学小王来往密切,小王在取钱时也不避嫌, 查看原文>>
- 论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及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
- 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做了实质性的修改,它比旧刑法中的要求更宽。在实践中,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认定。根据旧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过失和间接故意都可以是防卫过当的主观罪 查看原文>>
法学论文推荐文章
- 12.14 仅抢劫50元就被判十年?
- 11.23 都什么年代了,还收彩礼,要脸吗?
- 11.14 浅析票据背书连续性对票据权利的影响
- 11.09 共有房屋裁判分割的方法选择
- 11.01 同居分手,一方能主张“青春损失费”吗?
- 10.17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司法实务问题
- 10.17 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问题
- 10.15 2018年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则60条
- 09.27 浅议村务公开的有关法律问题
- 09.08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如何确权及登记规则
- 08.08 签署涉外商事协议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 08.01 公司绩效考核规定范文
- 07.27 如何区分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
- 07.19 最高院民一庭:不动产婚内共同还贷及增值的
- 07.06 常见的离婚纠纷问题包括哪些
- 06.29 争取小孩抚养权有利条件有哪些
- 06.21 上班发病请假回家48小时内死亡是不是工伤?
- 06.20 酒驾驶是不是全责进行处理?
- 05.27 离婚孩子监护权怎么变更
- 05.25 电信诈骗案件中共同犯罪数额认定及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