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窃的财物接近数额较大起点的构成犯罪吗?
- 盗窃的财物接近数额较大起点的构成犯罪吗? 盗窃的财物接近数额较大起点的也可能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 查看原文>>
- 盗窃财物达到数额较大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 盗窃财物达到数额较大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盗窃财物达到数额较大也不一定构成犯罪,是否构成犯罪要结合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来判断。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盗窃的情节轻微并有以下情形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 查看原文>>
- 盗窃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标准是什么?
- 盗窃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盗 查看原文>>
- 共同盗窃犯罪中各被告人处罚标准一样吗?
- 共同盗窃犯罪中各被告人处罚标准一样吗? 共同盗窃犯罪中各被告人处罚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对于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对于共同犯罪中 查看原文>>
- 对哪些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 对哪些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假释仅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对有以下两类情形的犯罪分子也不适用假释: 1、累犯; 2、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 相关法律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 查看原文>>
- 盗窃的物品是假货也是犯罪?
- 盗窃的物品是假货也是犯罪? 无论盗窃的物品是真货还是假货,只要实施了盗窃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盗窃罪的要求,就构成盗窃罪。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的物品是假货的数额计算方式是:如果该假货有价值,由指定的估价机构进行估计,以其实际价值计算盗窃数额。 相 查看原文>>
- 死缓犯减为有期徒刑的可以假释吗?
- 死缓犯减为有期徒刑的可以假释吗? 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依法减为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只要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在满足假释条件时可以假释。 相关法律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 查看原文>>
- 什么行为算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 什么行为算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相关法律可参考: 《全国 查看原文>>
- 房产租赁合同纠纷的类型
- 房产租赁合同纠纷的类型 房地产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租赁方面的纠纷亦随之增多。房地产租赁纠纷五花八门,有些还相当棘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租金支付纠纷 这是房地产租赁中最为常见的纠纷。出现租金支付纠纷后大致会出现三种处理方法: (1)租赁双 查看原文>>
-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错税号如何处理?
-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错税号如何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规定: “第十四条 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购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