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认知与侵权行为
- 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认知与侵权行为 简述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查看原文>>
- 离婚涉及的问题及搜集离婚证据的注意事项
- 离婚涉及的问题及搜集离婚证据的注意事项 一、离婚涉及的相关问题 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否破裂,有无和好的可能。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 查看原文>>
- 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特点 离婚证的颁发程序
- 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特点 离婚证的颁发程序 一、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特点 婚前财产公证具有下列特点: (一)自愿性。虽然《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应当依法到公证机关对各自的财产、债务的范围、权利归属问题进行公证。但法律中规定的是“应当”而不是 查看原文>>
- 肝胆管结石院内感染死亡医疗机构被判承担50%责任
- 肝胆管结石院内感染死亡医疗机构被判承担 50% 责任 作者:叶春红律师 【案件索引】 医疗纠纷律师叶春红律师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院内感染医院是否有过错及其因果关系。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查看原文>>
- 儿子车祸死亡获赔36万 为分割公婆状告儿媳孙子
- 近日,汨罗法院成功调处了一起死亡赔偿金分割案件,在金钱面前濒临破裂的亲情,终于得以修复。 两年前,杨某丙因车祸身亡,肇事方向其亲属赔偿了各项损失共36万元。杨某丙安葬后,杨某丙的父母以及妻子、儿女却因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闹起了纠纷,经镇政府和村、 查看原文>>
- 协议离婚丈夫欲“私吞”补偿款 妻子诉请分割获支持
- 现在已是下班时间,同事们陆续离开。法院接待室还依稀听见一男一女的争执声,承办法官正耐心做调解工作,该案已是数次调解,调解的氛围还算融洽。 2014年3月4日,原告周某与被告杨某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双方约定被告支付原告三万元,其他财产归被告所有,并于同 查看原文>>
- 相识一月订婚反悔 男子起诉索要彩礼
- 话说90后有遇事冲动,不懂包容和“自我”的特点,在屈原管理区人民法院日前审结一案的两个当事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案件中的主人公原告陈浩和被告王娟因一见钟情相识一个月后便定下婚约还给付了彩礼,但因性格不合,相处中二人矛盾不断,最后以分手散场, 查看原文>>
- 私房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私房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私房钱是没有明确约定的,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如果是婚后一方的工资,那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婚前的个人存款,那就是一方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的相关条款: 1、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 查看原文>>
- 离婚后房屋财产如何分割?
- 离婚后房屋财产如何分割? 离婚房屋的分割首先要明确的是该房产是否应该被分割,也就是确定该房产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首先,只要是房屋产权证上登记的所有人是夫妻两人的,该房产就是共同财产。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房屋登记在谁名下,房屋都属于共同财产的情 查看原文>>
- 分居两年是不是可以离婚?
- 分居两年是不是可以离婚? 从法律上来讲,分居两年是应当判决离婚的一个条件,但是要有证明分居两年的证据,或者对方能够认可已经分居两年。 但是这个是比较难证明的,除非有出国或者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的证据,否则如果对方不承认分居两年,一般情况下法官不 查看原文>>
时事点评推荐文章
- 04.07 欢乐谷“谢绝”自带雨衣
- 03.29 南京离婚律师吴宗涛———法帮网
- 03.19 郭美美“二进宫”,你吃的减肥药安全吗?
- 03.09 【热点关注】律师代表建议“有条件允许合法
- 02.08 求同与合作比爱情更能令婚姻长久 -------马
- 02.08 误区:公司当时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认缴制,
- 01.27 最高法:《关于对债务人利用体外公司及个人
- 01.23 半年过去也没等来退款!“无理由退房”只是
- 01.15 住宅楼里开商铺合法吗?
- 01.15 《上海市健身会员合同》赋予消费者的“花式
- 01.05 公共户或有普遍推广价值
- 12.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
- 10.13 官方发布身份证正确复印方法,一定要看,否
- 09.01 同学聚餐后驾车肇事死亡,27人全担责
- 08.21 浅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关注点
- 07.02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第55条案件
- 07.02 腾讯与“老干妈”广告费案未必“必胜客”
- 06.14 当当网不能挂失李国庆“抢走”的公章 李
- 06.11 【雷洋事件之四】玩忽职守罪精选判例
- 06.11 【雷洋事件之三】玩忽职守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