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取保候审适用具体问题的调研分析1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关键词: 取保候审 适用 司法 困境 内容提要: 由于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的诸多原因,我国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况并不理想,取保候审的法律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应修改刑事诉讼法,扩大取保候审的适用。但对取保候审法律的改革须与其制度环境相契合。文章通过对我国实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关于取保候审适用具体问题的调研分析2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二、取保候审配套措施欠缺导致取保候审流于形式 作为刑事诉讼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取保候审制度并非孤立运作的一项制度。如何保证被取保候审人随传随到,如何保证诉讼顺利进行,社区如何提供有效的取保候审的支持措施,这些都关系到取保候审制度实施的成效。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关于取保候审适用具体问题的调研分析3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三、取保候审申请权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被虚化的现象 目前的取保候审具有权利的表现形式,但只是一项程序性权利,即申请权。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8条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有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关于取保候审适用具体问题的调研分析4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四、对脱保的惩戒难以实现 被取保候审人逃跑,应当说,属于违反其法定义务中最为严重的情形之一,依法应当有相应的后果。调研显示,目前对于逃跑的被取保候审人而言,其所面l临的客观制裁包括:一是来自成为在逃人员的心理压力和由于被通缉所造成的客观压力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刑事和解实证研究观点撷录1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构想 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响应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法学界对刑事和解的研究兴起了一股热潮。最近,中央有关司法体制改革、机制改革的文件,对刑事和解和附条件不起诉予以肯定。这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刑事和解实证研究观点撷录2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二、刑事和解的实践探索 李爱君(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公诉一处处长)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轻微案件。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门出台了《轻罪案件公诉政策运用指导意见》,并和南京市司法局、市“大调解中心”会签了《南京市关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刑事和解实证研究观点撷录3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三、刑事和解的原则、案件范围与条件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刑事和解概念的理解是关键,我将它定义为新型的解决刑事案件的方法,是一种平和的、协商的、合意的结案方式,是程序分流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刑事纠纷、确定被告人刑事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刑事和解实证研究观点撷录4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四、刑事和解的主持者、程序与处理方式 熊秋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宋英辉教授的报告中介绍了目前实践中刑事和解主要由办案人员和人民调解员主持,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宋教授从主持者的权威性、对案情的熟悉程度、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刑事和解实证研究观点撷录5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五、刑事和解的内容 李建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刑事和解的内容,是指可以和解些什么、涉及的是双方或者三方权利义务的内容,哪些权利义务可以通过双方沟通协商重新分配、调整。我认为,刑事和解的内容应该包括刑事、民事两个方面的权利,也包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

- 刑事和解实证研究观点撷录6
- 叶文波律师 发布于
2015-10-30
- 六、刑事和解的配套措施 叶 青(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真正发挥刑事和解价值、使其获得规范,推广对配套措施的探讨很重要,我主要谈谈以下几点:第一,和解的适用要有限制,仅适用于有具体被害人的案件;第二,刑事和解是既定的司法制度的补充而非替代,它不
查看原文>>
-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