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控制死刑2
- 二、中国死刑司法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在我国,出于“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除在《刑法》上对死刑的适用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以外,《刑事诉讼法》也对死刑案件规定了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主要表现在:(1)死刑案件的管辖级别较高,只有中级以上 查看原文>>
- 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控制死刑3
- 三、中国死刑司法程序的完善 2006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恢复了1983年以前第13条的规定,重申了死刑判决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原则。据此,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收回死刑判决的核准权。[1]这是 查看原文>>
- 反思与建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研究1
- 内容摘要: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受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亦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民事法律领域已广泛确立,而刑事立法中却予以否定,显然在逻辑上及法理 查看原文>>
- 反思与建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研究2
- 二、立法评析: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现行规定之检讨 (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现行规定及其理由 我国《刑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 查看原文>>
- 反思与建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研究3
- 三、合理性分析: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正当化说明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允许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及司法实务持否定态度,相比之下,理论界的探讨要走得更远。本文认为,只有从实体权利保障、诉讼程序设置、法律体系统一性等方面切入, 查看原文>>
- 反思与建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4
- 四、制度建构: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构想 通过对否定性理由的反驳及肯定性理由分析,本文认为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极其必要的,符合法律之权利保护功能、诉讼程序设置目的,并能有效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建立刑事 查看原文>>
- 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1
- Several Issu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Oral Testimony at Court Trial Centered on Cross—examination 【摘要】 我国刑事庭审的人证调查技术须置于我国刑事审判的特定的“法空间”中进行观察与研究,由于相关制度因素缺失与支持条件不足,目前的庭审人证 查看原文>>
- 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2
- 二、关于人证调查方式的性质界定——是交叉询问。还是控辩询问 在1996年刑诉法修改,借鉴对抗制改革我国庭审方式以后,笔者曾经专门分析了我国新的人证调查方式,认为这种主要由控诉方与辩护方调查询问的方式与典型的交叉询问制度虽然存在重大区别,但由于已 查看原文>>
- 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3
- 三、被告人调查程序如何设置 被告人如果负有“如实陈述”的法律义务,调查被告人就会成为刑事庭审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被告人如果享有“沉默权”,但如其放弃沉默权作证,也存在一个对其进行调查的程序性问题。在我国刑事庭审中,如何设计被告人调查程序,目前 查看原文>>
- 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4
- 四、询问证人的程序与方法 (一)轮替规则。控辩方调查人证,应当确定一定的顺序与规则。交叉询问的一般轮替顺序为:“1.直接询问,由传唤证人的当事人一方实施;2.对方当事人的交叉询问;3.再次直接询问;4.再次交叉询问。”{4}(p.10)而且一般赋予证 查看原文>>
合同文书推荐文章
- 05.17 隐名股东满足一定条件可依法转让股权
- 05.16 生活记忆 (一). 深圳——
- 05.12 银行也玩潜规则?——
- 04.26 2021年最新交通事故赔偿计算表
- 04.26 难以忘怀的往事——
- 04.25 朋友的意义——
- 04.25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04.22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04.21 分家析产的相关法律常识及注意事项
- 04.21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04.20 以下房屋买卖无法判决过户,你要知道!
- 04.08 公司担保的法律知识
- 04.07 幺律师代理妨碍公务罪发回重审
- 04.06 关于简化查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关事项的通知
- 04.05 泰安招聘律师助理、法务专员
- 04.04 不可思议(四十六)————
- 04.02 聊城高唐县专职律师刘公珍15954933572
- 04.02 聊城高唐县专职律师刘公珍为您推荐必看的纪
- 04.01 山东维权律师合作,知识产权维权合作、著作
- 04.01 民法典新看点:继承法的变化——首次以法律